-
昆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18
描绘了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会上,昆明在全球诸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入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 近年来,昆明市建章立制,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昆明市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梳理核实昆明市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分布情况,组织开展黑颈鹤栖息地恢复、富民枳重引入等工作。
-
可持续乡村振兴之路,将滇池沿岸建设成为“两山”理论的实践基地。要以滇池保护治理为底线,充分利用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推进滇池生态、村庄形态和产业生态“三态”协调发展。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讲好美丽村庄故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处理好“湖、村、人”关系,在保护滇池的同时,促进沿岸村庄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建设有特色、有文化、有风貌、有业态的美丽村庄。
-
立法保护湿地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3-05-04
这是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进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该法从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制定完整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为加强湿地保护,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使得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有了确切的法律依据。
-
研究者给鸟类用上“鸟脸识别”系统 可精准识别滇池流域的鸟类种类及数量情况 2023-04-06
监控屏幕上显示的每只水鸟,都被标注出各自的名称 人脸识别系统如今已经大范围普及,人们都很熟悉。可你听说过“鸟脸识别”系统吗?在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的监控室里,监控屏幕上显示着草海大泊口水域内游动着的水鸟,屏幕上的每只水鸟
-
2022年度云南省级美丽河湖名单公示 昆明14条(段)河流和13个水库上榜 2023-03-27
日前,云南省河长制办公室发布关于2022年度省级美丽河湖名单和州(市)奖补名单的公示
-
8000余尾金线鲃放流滇池 2023-03-23
3月22日,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民盟西山区基层委员会、昆明市西山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在大观公园开展“世界水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8000余尾濒危土著鱼——滇池金线鲃放流滇池。
-
关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共护母亲河 昆明在行动 2023-03-23
6支队伍参与“市民徒步母亲河”活动。 2023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3月22日,市水务局在盘龙区桃源广场举办昆明市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以“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为主题。在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小水滴的旅行》中,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晓率队 调研督查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和水系联排联调工作 2023-03-17
3月15日至16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晓率队调研督查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和水系联排联调工作。 调研组深入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和昆明智慧水务信息中心实地查看,召开汇报会听取情况汇报,并通过一线走访、座谈交流,全面深入了解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和水系联排联调工作推进情况。目前,主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工作正按照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稳步有序推进。截至2月底
-
昆明掀起绿美河湖建设热潮 2023-03-13
当前,昆明市激发“党建+河(湖)长制”工作新动能,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进绿美河湖建设。3月10日,在第45个植树节来临之际,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党组织党员在松华坝水库联合开展“党建+河(湖)长制”——建设“绿美河湖”主题党日活动。
-
昆明今年开工建设26平方公里海绵城市 2023-03-08
3月7日,记者从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计划供水节约用水办公室获悉,今年昆明将开工建设海绵城市26平方公里。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而且能够减少污水产生量,削减滇池污染负荷。2016年,昆明市政府出台《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
-
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升 4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国考目标 2023-03-06
我省持续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集中攻坚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2022年,4项约束性指标超额完成国考目标。其中,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1.6%;国控劣Ⅴ类断面由7个减少为3个,省控由16个减少为10个,降幅明显。地级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7.7%。
-
给绿水青山“定价” 为生态环保赋能 2023-03-06
近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统筹推进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流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给绿水青山“定价”,为九大高原湖泊流域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评价依据,为健全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所谓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即在生态产品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定价方法,核算各类生态产品的价值量。
-
滇池湿地骨顶鸡数量同比增加约86% 2023-03-02
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最新调查及研究结果显示,今年2月,滇池湿地骨顶鸡数量达4102只,与去年同期的2210只相比,增加约86%。在调查的31个湿地中,有约61%的湿地(19个湿地)骨顶鸡数量有所增加。 骨顶鸡隶属于鹤形目秧鸡科,全身黑色,仅喙和额甲为白色。骨顶鸡广布于欧亚大陆、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和澳大利亚。
-
新一届“市民河长”受聘保护滇池 2023-03-02
2月24日,“春城志愿行·滇池明珠清”2022—2024年昆明市“市民河长”聘任仪式暨2023年首场巡河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在盘龙江入湖口(星海半岛湿地)举行,新一届近百个昆明市“市民河长”团队及个人正式受聘。 “市民河长”是创新性探索河长制全民纳入机制的有益尝试。
-
云南出台规划保护“高原明珠” 九大高原湖泊130条河道将进行工程治理 2023-02-10
扭转湖泊保护治理的严峻形势,保护好“高原明珠”,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在治湖理念、治湖措施、治湖体制机制上来一场革命的战略决策,提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60条具体措施,其中第32条措施即为“治入湖河道”。省水利厅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湖泊革命”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及时制定出台《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