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滇投要闻>政协委员为打造“绿美春城”建言献策 增加“绿”的分量 提升“绿”的内涵

新闻中心

滇投要闻

政协委员为打造“绿美春城”建言献策 增加“绿”的分量 提升“绿”的内涵

浏览量:
分类:
滇投要闻
来源:
都市时报
发布时间:
2023-02-07

  今年市两会上,昆明如何打造“绿美春城”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委员们纷纷就打造“绿美春城”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段昌群

  提升绿色的分量

  是昆明未来努力的方向

  “绿色是春城本来应有的底色,也是昆明市最重要的先天优势和特点。想要打造好‘绿美春城’,我认为,‘绿美’作为昆明的重要名片,如何把它擦亮、如何提升其内涵显得特别重要。”市政协委员段昌群表示,一谈到春城,首先就会想到昆明,“绿美春城”的打造,要考虑怎么增加“绿”的分量。现在,春城绿色的面积,在整个城市的国土面积以及在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中,占比偏低且分布不均衡,提升绿色的分量,是昆明未来努力的重要方向。

  昆明打造“绿美春城”,还应增加“绿”的成色和浓度。目前,昆明很多地方看起来是绿色植被,但缺乏南方亚热带应有的,由“乔—灌—草”形成的立体绿色植被,这样就起不到亚热带植被应有的改善城市环境、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等作用。因此,昆明应以建设公园城市、绿美河湖、生态湿地为抓手,扩大植被分布空间的同时,不断增加绿色覆盖率和郁闭度。

  昆明打造“绿美春城”,还应要提升“绿”的内涵。绿色不仅是外观的特征,更重要的还有文化、景观、社会经济特征,如何把绿色和美丽、文化、城市的形象特征结合起来,形成昆明城市“绿美”背后的文化名片,这些都需要昆明进一步探索。

  市政协委员徐杉

  丰富城市生态本底

  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2022年12月,COP15第二阶段会议发布的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入选城市中,中国有昆明、成都等6个城市入选,这将是推进云南省走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特色之路、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的重大契机,更是昆明市争当全省标兵、打造“绿美春城”的重要机遇。

  市政协委员徐杉建议,昆明应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水平。全面收集整理已有全市的历史成果资料,利用数据和技术开展全市特有物种、濒危物种及外来物种等方面的研究,并调查濒危物种的现状、生境、分布、数量及其变化规律和濒危原因,摸清全市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情况,构建生物物种信息平台,为后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夯实基础。

  此外,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利用人工繁殖技术、离体保存技术,存留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基因,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管控,完善监测预警及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外来物种入侵的应对能力。还应注重培育一批专家与带头人,进一步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评估,为生态修复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同时,应将“城市生物多样性”纳入城市建设及城市生态修复。城市管理和自然规划等相关部门,按照“本地为主、丰富种群”的原则,实施城市生态修复,进一步丰富城市生态本底,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空间。

  民进昆明市委

  把环滇湿地打造成

  全民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自2008年起,为加大对滇池湖滨区域的保护,昆明市启动了以滇池外海环湖湿地建设工程为核心的滇池湖滨“四退三还一护”(退塘、退田、退房、退人,还林、还湿、还湖,护水)生态建设工作,完成退塘、退田4.8万亩,退房233万平方米,退人3.2万人,累计拆除沿湖防浪堤约90公里。按照“人工干预最小化、自然恢复最大化”的原则,共建成以湿地为主的滇池环湖生态带6.29万亩,恢复了水陆交错的湖滨生态结构。

  经过10多年的生态修复工作,滇池湖滨已初步构建出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的闭合生态带,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为主,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

  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高到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鸟类从89种增加至175种,现有鱼类26种。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且喜清水的水生植物,如海菜花、苦草、轮藻、马来眼子菜、穿叶眼子菜等重现滇池,土著鱼类恢复至6种(滇池金线鲃、滇池高背鲫、泥鳅、侧纹云南鳅、银白鱼、云南光唇鱼),滇池特有种——滇池金线鲃的濒危状况得到缓解,彩鹮等9种以上国家级珍稀、濒危和保护鸟类在滇池及湖滨活动。

  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已成为滇池整体保护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环滇池湿地公园不仅保护着滇池水体,还是市民游玩的好去处,滇池湿地已成为昆明又一张特色旅游名片。

  民进昆明市委建议,按照打造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的思路,编制全市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整体规划,在环滇湿地系统性建设打造爱滇护滇科普文化长廊,为广大市民提供了解滇池的平台,系统介绍湿地的定义、功能、分布以及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让市民在休闲游玩的同时,了解学习更多与湿地生态有关的知识。同时,宣传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激发市民环保热情,增加滇池与市民的黏合度和亲密度。

  结合全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特色、物种特点、植物配置、地形设施,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开设“专家讲坛”,培养义务讲解员;充实生态文明教育指导教师队伍,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纳入工作考核范围。

  积极发挥好滇池湿地生态文明教育功能,把湿地建成展示滇池治理科技成果和治理成效的生态廊道。通过修缮文化遗存场所、打造文化展示长廊、建设滇池博物馆和文艺展示厅等方式,厚植文化情怀。在生态廊道融入文化元素,建成各具特色的雅韵廊道,塑造独特的滇池历史文化走廊。

  同时,积极利用湿地资源创建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滇池湿地,积极创建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开展生态环境教育,亲近自然、体验环保提供教学场所。组织市民到滇池湿地和入滇河道定期开展志愿文明活动,加深对滇池治理工作的认识。

  市政协委员万正文

  推进“口袋公园”建设

  提升昆明城市品质和形象

  2022年,一个个大小不一又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市民身边。“每到一个公园,都是别样的风景,随便一条街道、一个转角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市民称,一个个代表着“昆明绿”的城市公园,让春城既有颜值又有内涵。

  对于城市公园的打造,市政协委员万正文建议,昆明应以建设“口袋公园”为契机,推动昆明城市品质和形象的提升。

  万正文称,“口袋公园”面积为400—10000平方米,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因其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的游憩功能,深受群众欢迎。

  昆明市把“口袋公园”建设作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一项重要抓手,2022年开展了“百园建设”工作,在城市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中,利用高楼大厦下的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留白地,先后建设了106个“口袋公园”,为城市增添了绿色,也为市民提供了户外活动空间。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全市‘口袋公园’的建设存在资金不足、可建设公园用地不多、品质不高、游憩设施不足、重建轻养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质量和居民体验感。”万正文表示,市级财政和各主城区、开发(度假)区,应把“口袋公园”建设的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在提升辖区内建设数量的同时,确保建设质量和景观效果,实现“量质并举”。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与文旅部门的对接,将历史文化、传统文化融入“口袋公园”建设中,实现一园一主体、一园一风格、一园一特色,让单调的游园环境更加生动,展现昆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景观。

  除了在“口袋公园”里加入全民健身及体育运动等设施,还可结合昆明打造大健康之城的实践,多栽种一些能散发芳香气味、营造轻松氛围、具有治愈作用的植物,打造成主题治疗花园。“口袋公园”建设完成后,会移交属地街道进行管理维护,建议附近小区、物业、企业认养“口袋公园”,引导居民爱护公园设施和环境卫生,做到共管共享。